关于益生菌与水产养殖的小秘密

  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,直接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规模的不断发展。然而商业化的水产养殖业多以高密度、集约养殖为主,这样的生产模式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,也产生了很多问题,如大量残饵和粪便进入水体,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,水质恶化,疾病频发。为了防控高发病害,生产中常使用大量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,这些药物虽然对疾病的暴发有一定的抑制和治疗作用,但是从长远角度看,其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主要表现在:由于这些药物会污染水体,杀害水中有益微生物,破坏水体生态环境;还会造成药物残留,使水产品降低或者丧失经济价值;抗生素类药物的大量使用,还极易造成病原体产生抗药性,在降低治疗效果的同时,会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。因此,健康友好的生态养殖模式,越来越受到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重视,利用环境或养殖生物体内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制成的益生菌,既无毒副作用和残留问题,又能促进生长、防病治病,还可改善养殖水体的环境,在生产上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
   最早益生菌是作为一种食品或饲料添加剂使用的,因此关于益生菌在人和陆生动物肠道中作用的研究较多。水产养殖中,益生菌既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,又可以作为水质改良剂,其作用更为复杂和多样,发展前景广泛。

   那么,益生菌到底有哪些益处呢?

   一、物质循环:在自然生态系统中,微生物作为将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分解者,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养殖水体是受人类调控的小生态系统,其群落结构简单,而因为高密度的养殖和人工投饵,水体常处于有机物超负荷的状态。这样的水体环境,容易出现蓝藻等有害藻类的暴发性繁殖,不但堵塞养殖生物的呼吸器官,甚至会产生有毒物质。另外,大量的粪便和残饵,以及藻类暴发后大量死亡个体沉积池底,当其氧化分解时,消耗大量溶解氧,容易造成底栖的养殖生物缺氧死亡。当溶解氧不足时,有机物不完全氧化还会产生氨氮、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,破坏水质和底质,毒害养殖生物。另外,厌氧的环境还容易孳生大量的致病菌,从而病害发生的几率随之大幅增加。

   二、降低水体病原微生物侵害:益生菌进入养殖水体后,迅速繁殖成为水体或者养殖生物体表的优势种群,使病原微生物处于竞争上的劣势,从而降低了养殖生物发病几率。并且,由于益生菌对水体有害物质如硫化氢、氨氮等的分解作用,减少了这些有害物质对养殖生物的损伤,提高了养殖生物的抗病能力。

   三、抑制肠道致病菌:在水产养殖生物的肠道中都生活着很多微生物,这些微生物既有对生物体有益的,也有对生物体有害的,当对生物体有害的微生物占优势时,常常会导致疾病的发生。益生菌或是配入饲料或是投入养殖水体被养殖生物所摄食,进入肠道后,可增加肠道有益微生物的数量,在竞争中占取优势,减少了疾病的发生。另外,还发现许多益生菌有抑制寄生虫的作用,主要是这些益生菌能分泌裂解寄生虫细胞壁的酶,从而减少寄生虫的危害。

   四、增加机体免疫力:益生菌除了可以通过抑制致病菌减少疾病的发生,还可以通过提高养殖生物的免疫力,增强其对病毒、细菌、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。水产养殖生物多为分类地位较低的无脊椎动物,如虾蟹、贝类以及低等的脊椎动物鱼类,其自身的免疫系统多不完善,因而要依靠非特异性免疫提高其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。益生菌不但能够刺激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发育,还能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,并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,通过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等激发机体免疫功能,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。

   五、产生有益代谢产物:益生菌进入养殖生物体内,除了菌体本身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和提高宿主免疫力,所产生的部分代谢产物也有利于宿主的健康和生长。

   尽管益生菌在应用中遇到诸多问题,但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,益生菌作为天然无污染、无残留的新一代净水和防病产品,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。在今后的研究中,首先要针对水产养殖生产需要筛选专用菌种,并对应用菌种的作用机理进行更深一步地研究;其次要对益生菌制品生产加工和保存工艺进行改进与完善,以生产出易保存、效果稳定的产品,便于广泛使用。

分享按钮